父母教子應了解“木桶定律”
發(fā)布日期:2024年12月04日 來源: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關工委 作者: 武廣余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位老國王給他的兩個兒子一些長短不同的木板,讓他們各自做一個木桶,并承諾,誰做的木桶裝下的水多,誰就可以繼承王位。
大兒子為把自己的木桶做大,每塊擋板都削得很長,可做到最后一條擋板時沒有木材了;小兒子則平均地使用了木板,做了一個并不是很高的木桶,結果,小兒子木桶裝的水更多,最終繼承了王位。
與此類似,遇到問題時,我們若能先了解導致問題的短板,便可以大大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
俗話說“人無完人”,確實,人性是存在許多弱點的,如惡習(酗酒、拖沓、懶惰、粗心等)、自卑(懦弱、膽小等)、犯錯(特別是一犯再犯)、憂慮、嫉妒、虛榮、貪婪等,這些短板往往是限制我們能力的關鍵,會阻礙成功。
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是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成功路上的那些短板。所以,我們要想做好事情,應先學會做人,找到自己成功路上的短板,取長補短,從而擺脫弱點對我們的限制。
木桶定律,讓我們家長明白,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蠻干,要找到導致問題的短板,科學地予以解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唐子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