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子應了解“登門檻效應”
發布日期:2025年01月04日 來源: 遼寧省本溪市本溪縣關工委 作者: 武廣余
當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后,他很可能會接受一項大一些的,原先可能會不同意的要求,這就像讓別人登上門檻,就不會拒絕他邁入室內一樣。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登門檻效應”,也稱為“層遞效應”。
有經驗的家長在向孩子提出成長要求時,總是先讓孩子承諾完成一項比較容易的指標,待到這項指標完成后,再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逐步引導孩子邁向更高的目標。這正是利用了心理學中的登門檻效應。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于是他出來給每個孩子10元錢,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一如既往地來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元錢,他解釋說,自己收入不多,只能少給一些。5元錢也可以吧,孩子們仍然興高采烈地走著。第三天,老人只給每個孩子5角錢,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給5角錢,不知道我們有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批評孩子時,我們也需要運用登門檻效應,不能要求他們一下子有很大的改變,不能給孩子定太高的目標,而應采取分解目標和循序漸進的原則,為孩子設計一些稍作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通過一系列細小目標的實現,最后達到較大的成就。否則,他們會因為目標的高不可及而使興趣喪失,甚至放棄努力。
采取循序漸進的登門檻效應,人們就比較容易接受,這是一種有效的處世態度或行為改變的方法。
(責任編輯:孫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