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中國關工委的有力指導下,全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主動作為,銳意進取,在推動思想引領、服務大局、關愛幫扶、自身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全省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強化理論學習,政治素養進一步加強
堅持政治統領的正確方向,通過學習會、宣講會、報告會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十四屆歷次全會精神,不斷提高思想認識,武裝頭腦,提升政治站位。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在深學深悟、篤學篤行中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五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奠定了推動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發展的堅實基礎。2024年,全省共有900余名“五老”和關工委干部參加各類學習培訓110班次。
二、聚焦主責主業,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進一步提升
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契機,緊緊圍繞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省青少年中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自覺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紅色文化的弘揚者、踐行者。一是深入宣講,鑄信仰。實施全國關工委宣講“萬人計劃”,組織“五老”講師團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寺院,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省關工委副主任馬志偉同志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走進企業、中學、省屬高校和社會團體開展愛國主義宣講,推動全省宣講工作擴面提質增效。全年共有122名“五老”講師開展了240余場次主題宣講,受教育學生近5萬名;二是學習黨史,明大道。舉辦第三屆“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引導全省青少年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活動期間,全省各級關工委動員“五老”220余人次,組織舉辦各類活動160場次;聯合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舉辦“祖國在我心中”高校文藝競演活動,全省12所高校的400余名大學生通過文藝表演表達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西寧市舉辦“傳承紅色經典 書香浸潤童年”第四屆紅領巾悅讀節活動,教育青少年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省總工會舉辦“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2024年全國示范活動,引領青年學生涵養勞動信仰、勞動情懷、勞動品格,營造勞動至上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三是走進基地,促成長。充分挖掘紅色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拍攝制作《豐碑——走進原子城》專題教育片,并向全省各級關工委組織和中小學校發放了1000余份,組織全省青少年學習觀看,引導青少年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培育科學精神。海北州關工委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州青少年學習觀看《豐碑——走進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片,用紅色革命文化激勵青少年成長成才。
三、圍繞中心大局,關工委工作成效進一步凸顯
緊緊圍繞黨政工作中心大局,立足省情實際,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工作,積極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貢獻力量。
(一)用“綠色”教育踐行生態文明思想。舉辦第十屆“老少共攜手、保護三江源”暨“同心共建祁連山國家公園”活動,示范引領全省各級關工委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以“老少攜手”的方式帶領全省青少年積極投入到我省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行動中,教育引導青少年保護碧水藍天,牢固樹立綠色生態理念。活動中,全省共發動1500余名“五老”、近10萬余名青少年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為保護綠色青海、生態青海做出了“一老一少”的貢獻;聯合省發改委、團省委、教育廳等單位組織開展“祖國在我心、生態我踐行”全國生態日主題活動,通過舉行青少年生態科普宣傳隊授旗儀式、生態文明主題研學活動、抖音平臺直播宣講全省生態立省的戰略部署、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組織青少年制作生態環保手工及書法、繪畫作品,增強全省各族青少年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活動中,近萬名青少年參與其中。其中,邀請省內專家學者抖音直播6場,瀏覽觀看近9萬人次;青少年制作各類環保主題手工作品近2000幅;青少年代表先后在青海大學生態學展館、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展陳中心、貴南縣直亥村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參加主題研學活動。海南州關工委舉辦第九屆“老少攜手添綠色、植樹造林美家園”義務植樹活動和“共筑生態、繪綠未來”專題講座,引導廣大“五老”和青少年踐行“植綠、愛綠、護綠”的生態文明新風尚。天峻縣關工委組織200余名“五老”和青少年開展“銀耀江河美——大手拉小手”生態環保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守護美麗家園。
(二)用民族團結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組織各級關工委“五老”特別是懂“雙語”的“五老”,深入各族青少年中,通過舉辦報告會、參觀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展館、開展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各民族團結奮進的歷史,引導各族青少年促進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在青少年頭腦中生根發芽。各級關工委配合教育部門認真貫徹控輟保學的規定,深入牧區、寺院動員家長和學齡階段僧侶返校完成義務教育,強化對青年僧侶的教育,引導廣大僧侶愛國守法、愛教受戒。黃南州關工委在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體驗館創建關心下一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實踐基地,為青少年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實踐平臺。民和縣關工委聯合統戰、團委、教育等部門舉辦“民族融合展未來·同頌黨恩迎國慶”民族團結進步演講比賽活動,展現了各民族青少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果洛州關工委將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與“老黨員辦公桌”相結合,圍繞“黨建+民族團結”主題,在社區構建宣傳矩陣,形成宣傳合力,全年共開展32次宣講活動,受益群眾達3000多人。
(三)用法治教育樹立法制觀念。認真貫徹陳剛書記關于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為載體,通過法治宣講、模擬法庭、懸掛法治圖片、設立青少年維權崗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青少年懂法、知法、守法、尊法。省關工委9月至11月,會同省律師協會組織專業律師,在全省5個市州的75所學校,開展了法治宣傳,2.2萬余名師生接受了宣傳教育。省司法廳聯合省檢察院、省教育廳、團省委開展了“青春與法同行”“法律護航 放飛夢想”法治宣傳主題教育,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省婦聯制定《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青海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聯動機制的意見》,加強青少年權益保護力度。省監獄管理局聯合省律師協會開展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法律服務暨“愛與‘童’行·法護未來”“法潤少年·筑夢新生”法治幫扶未成年服刑人員等主題活動,切實幫助解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在成長中面臨的生活、學習、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問題。玉樹州關工委聯合團委、法院舉辦“關工杯”暨首屆青少年模擬法庭大賽,不斷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提升辨別對錯的能力。
(四)用關愛扶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圍繞新農村建設,以促進農牧區青年增長技能、服務農業發展為重點,積極在青年技能人才培訓、項目支持等方面幫助青年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聯合省總工會出資50萬元,開展了2期農牧區青年技能培訓班,全省100名農牧區青年參加了美容美發和烹飪兩個專業的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增加了收入。全省各級關工委結合鄉情村情實際,組織廣大“五老”深入農村牧區宣講中央、省委鄉村振興的方針政策,組織更多農牧區青年參加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提高科技素質和致富本領。積極協調農業、科技、科協等部門支持,組織實施“農民青年致富帶頭人培養計劃”“種子工程”等農村青年培訓計劃。認真開展老科技工作者下鄉活動,與農牧區青年結對幫扶,經常性開展技術指導及服務工作,幫助農村青年依靠科技提高致富能力。部分地方建立農牧業科技培訓示范基地、青年農牧民創業基地,精心培養“科技帶頭人”,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輻射帶動當地青年農牧民提高科學種田、規模養殖水平,拓展了創業就業空間,增強了農業農村的發展活力。省工商聯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參與“百企興百村”行動,省內外459家企業與我省434個村集體建立村企共建模式,組織實施項目536個,投資總額達32.46億元,公益捐贈2526萬元。
四、發揮優勢作用,困境青少年救助力度進一步增強
全省各級關工委廣聚愛心資源,匯聚愛心資金,對青少年弱勢群體從生活上幫扶、思想上關心、情感上關懷、心理上疏導,盡心竭力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將關工委的溫暖送到孩子們身邊,為他們撐起一片愛的藍天。通過省國資委、省工商聯、省金融辦、省住建廳等行業主管部門向企業、商會、銀行等發出倡議,為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募集資金,不斷壯大關心下一代愛心資金,為我省實施青少年公益慈善項目奠定基礎。2024年共募集資金151萬元,同時,與多家企業達成了捐贈意向。持續開展“關愛·暖冬”行動,為8個市州450名困境青少年購買價值62萬元防寒衣物、捐贈48萬元專項資金;舉辦“守護童心 相伴成長”慶六一主題活動,出資6萬元為平安區巴藏溝回族鄉中心學校100余名留守困境兒童,捐贈了愛心圖書、學習用品等,為孩子們送去節日祝福;省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馬吉孝同志協調交通部門幫助玉樹市巴塘鄉石榴籽教學點硬化進出道路,為教學點90余名師生出行提供了方便;累計出資10萬元,為果洛州甘德縣下藏科鄉旦庫村幼兒園,海東市臺子鄉下臺二村、直溝村,海南州河南縣寧木特鎮第三完小的困境青少年購置教學設備、過冬棉服等,為農牧區青少年送去關愛和溫暖。全省各級關工委也積極發揮優勢作用,向社會各界籌集750余萬元資金,幫助1.9萬余名困境青少年解決了燃眉之急。省民政廳投入150萬元為全省800余名孤棄兒童實施了助醫、助學項目,對接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和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為128名困境兒童進行了免費先心病手術治療。省紅十字會為全省15000余名兒童進行先心病篩查活動,并籌資380余萬元救助了380余名先心病、白血病患兒。省殘聯幫助7446名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有效維護了殘疾兒童的合法權益。省工商聯爭取美團公益基金和壹基金300萬元為玉樹、甘德、尖扎等10個縣市的41所鄉村幼兒園建設“美團鄉村兒童操場”,為孩子們提供了舒適整潔安全的活動場地。
五、強化工作督導,關工委自身建設穩步推進
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精神以及中國關工委、省委對關工委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化解基層關工委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推進企業關工委建設,擴充成員單位力量,關工委自身建設穩步推進。省關工委分組對市州關工委、成員單位通過調研指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到會指導等多種方式,強化督導,總結經驗、發現不足、理清思路,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針對部分市州關工委組織作為議事協調機構被撤銷,影響基層關工委正常開展工作的情況,省關工委高度重視,白瑪主任親自以電話和書面材料的方式,向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趙月霞匯報此事。月霞常委及時作出批示,責成相關單位及時糾正錯誤做法,盡快恢復關工委組織。省關工委認真貫徹批示精神,及時與省委編辦研究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同時,積極與相關市州關工委聯系,認真轉達月霞常委批示精神,要求協助本級編辦做好關工委組織恢復的相關工作,并正常開展各項工作。目前,相關市州關工委組織在本級黨委的領導下,恢復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積極貫徹落實全國企業關工委工作座談會精神,深入西寧市、海西州的各類企業,要求盡快建立關工委組織或充分發揮關工委職能作用,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不斷拓寬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新領域、新路徑。積極落實關工委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擴大與社會組織的合作范圍,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持續打造和增強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合力。年內將省紅十字會、省殘聯兩家單位納入成員單位,不斷壯大關心下一代工作力量。